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影视剧评说 >

《琅琊榜》观后感:一些脱离实际的地方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1-27 09:17阅读:
《琅琊榜》观后感:一些脱离实际的地方


  电视剧《琅琊榜》作为艺术创作,虽然有些故事情节可以虚构,但描述社会生态还是要讲究的,不能太过背离当时的社会文化,否则就会变成离奇怪诞咯。
  譬如,在明代以前,朝廷各部基本上是对相(丞相、宰相)负责,很少说直接面对皇帝。《琅琊榜》所陈述的年代,远远早于明代,但却没有相位的设立,皇帝或监国太子每每直接管辖六部,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
  又譬如,古代有文化的人之间相称,一般来讲很少直呼其名,而是称其字。就算帝王呼唤臣属许多时候也用字,只有自称才会用名。
  但是你看到在《琅琊榜》和许多影视作品里,人们好象并没有用字的习惯。好象梁帝召见沈追和蔡全,从未以字相称,而是直呼姓名。苏哲跟挚友交谈,老是蔺晨蔺晨地叫,这种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当时,因为这是相当没有礼貌和缺乏教养的。
  反而第一版的《三国演义》,在这方面就相当注意。就好象朋友平辈交往的时候,刘备称曹操为孟德,曹操称刘备为玄德,没有说曹操当面叫刘备的。就算是主公和臣属,也没有说刘备当面喊诸葛亮的情况。这是古人固有的习惯,却在《琅琊榜》里没有体现。  
  中国有点文化,有点影响力的人,称呼包括四个部分,姓、名、字、号。除了极其个别的情况外,姓随父乃不言而喻。名通常由父辈所命,字通常老师所取,号有些是自命,有些是他人所赠。譬如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组成完整的名字号体系,为标准的中国文化人所具备也。名是用以自称的,字是别人的尊称,号是社会流传的。所以诸葛亮自称亮,别人称呼他孔明。不会出现诸葛亮自称孔明,而别人当面叫他诸葛亮的。
  《琅琊榜》里也有细致体现传统文化的地方,就是描述了避讳的情况。好象苏哲在一本游记的批注里避讳,令静妃有所察觉。在古代,避尊者、长辈和贤者讳,是文化人必须遵守的原则,不懂避讳属于不敬。所以每当用字时遇到他们的名字,总会多写一点,或者少写一撇,或者用其它字代替,甚至完全不用。所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笔者为何字避讳咯。
  不过,当靖王询问苏哲,其父亲何名的时候,得到的回答是,“梅石楠,石头的石,楠木的楠。”在不知不觉间,剧作家笔下的苏哲却犯了一个大忌,这是现代人才会犯的大忌,而在当时的人是不会犯的。
  什么大忌呢?
  苏哲应该回答:“先父名讳石楠,石头的石,楠木的楠。”
  古代有文化的人,在提起父名的时候,是不会忘记在名前加上一个讳字,以符合避讳文化的。如果父亲已逝,也不会忘了加个“先”字。只有今天的剧作家,没有这种文化背景,才会经常不知不觉中掉入陷阱罢咯!
  万事孝为先,古人对避讳是十分执着的。好象杜甫父亲名闲,他一生诗作无数,但从来都不用“闲”字。苏哲被誉为麒麟才子,当学识渊博,怎么会在提到先父名字的时候,忘记避讳呢?
  这种传统直到最近七十年,才被中断和毁坏。所以有些人认为如今中国人,除了黄皮肤黑眼睛依旧外,已经和传统中国人没有什么关系,亦非完全言过其实也!
  今天影视作品许多匪夷所思之处,譬如自称八路军新四军的,帽子上竟然没有青天白日标志,只有光溜溜两颗纽扣,那实在是贻笑大方咯!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1290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