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12-24 07:58阅读: 次
《罗马》观后感
2018年由拍摄《地心引力》《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等片的著名墨西哥导演和制片人阿方索.卡隆执导的《罗马》(Roma),是一部令人赞叹的影片。
这部黑白剧情片,以阿方索.卡隆的童年记忆为线索,多角度地记述了20世纪70年代初墨西哥社会风貌地方方面面,包括当年一个中产社区的典型家庭生活,原住民与白人家庭的种族与阶层隔阂,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困境,1968-1971年的墨西哥奥运和动荡等等。
精良的制作和丰富的主题内容,令《罗马》成为了2018年全球影坛的大热门,除了在第91届奥斯卡收获最佳导演,最佳外语片,最佳摄影3项大奖和7项提名之外,还斩获了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第76届金球奖的最佳导演和最佳外语片,以及英国电影学院奖,西班牙戈雅奖,意大利大卫奖的多个重量级奖项。
这部影片今年5月在国内引进上映后,时间不长就悄悄下映了,似乎也落入了业内叫好而票房不叫座的文艺片常态。
究其原因,作为一部内容博杂的影片,半个世纪前墨西哥往事的时代与国别背景距离国内观众实在过于遥远,而阿方索.卡隆用唯美的黑白色调,和舒缓的节奏娓娓道来的这个故事,将饱含的感情埋藏在影片的处处细节之中,而摒弃了传统影片的煽情手法和节奏。
因此,相对院线商业电影,这是一部更适合观众一个人细细品味的佳作。
影片的结构相当工整,开篇就是一个长达4分钟的长镜头:水一遍遍地流过经年洗刷的磨石地面,如同经过多年岁月洗礼的记忆,一下子就将观众带入到了50年前的时代回忆氛围之中。
更奇妙的是,地面上水渍反射的天空中,刚好飞过了一架飞机。而在影片结尾,克里奥沿着高高的楼梯走上天台,院落天空中的那架飞机飞过,紧扣影片开头,完美地结束了这一场饱含深情的回忆。
作为一部黑白片,虽然过滤了色彩,但是考究的布光和精心选择的构图,许多画面如同明信片般充满美感,使得影片的观赏性大大提高,同时也增加了影片主题的历史感。
一些似曾相识的画面和主题,令人回想起多部经典的文艺片,比如意大利托纳多雷的《巴阿里亚》,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丰田四郎的《雪国》等等。
影片特别的一点,是导演的运镜:在拍摄中加入了许多主观性的镜头,非常规的摇镜,长镜头等,似乎刻意让观众意识到镜头的存在,从而强化那个看不见的人物的回忆感。
在影片中,阿方索.卡隆通过细节描写和强烈对比的方式来表达主题,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如女佣克里奥和全家一起看电视,却被唤去冲茶水;晚上克里奥安排好了4个孩子的睡眠,再在楼下一个个地关灯;克里奥因为没有打扫狗屎而被训斥;虽然被邀请一起出游,却不顾小产后未愈的身体为全家提箱子等等,展示了那道横亘在主人与女佣之间看不到的墙。
《罗马》最成功的一点,可以说是阿方索.卡隆启用了非专业演员雅利扎·阿巴里西奥来饰演主角女佣克里奥。
雅利扎其时还是一位幼儿教师,却被阿方索.卡隆选为主角,相当大胆。而雅利扎也不孚导演的重望,虽是本色出演,然而原住民的外貌与真挚自然的感情流露,与影片中的其他人物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完美地刻画了这位平凡而真实的女性。
影片上映后,雅利扎·阿巴里西奥获得了第91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的提名,可谓实至名归。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1599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