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3-10 18:55阅读: 次
《刺猬的优雅》影评
女门房荷妮在外界看来跟所有门房一般寻常,一样孤僻、粗鄙、笨拙、养猫、足不出户、几乎没有朋友。像浑身是刺的刺猬,叫人难以接近。当了23年的门房却终有两个人独具慧眼,发现她不为人知的优雅, 触及她丰富的内心世界。
一位是同样孤独与睿智的天才少女芭洛玛,擅长观察他人的她敏锐察觉到荷妮与他人格格不入的极致优雅,性格中的共同点让二人成为了忘年之交。
她评价荷妮:“从外表看,她满身都是刺,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坚不摧的堡垒,但我的直觉告诉我,从内在看,她不折不扣地和刺猬一样的细腻,刺猬是一种伪装成懒洋洋样子的动物,喜欢封闭自己在无人之境,却有着非凡的优雅。”
而另一位眼光独到的则是新迁的房客小津格郎,一位风度翩翩的日本老绅士,他同样细心地发现了这位门房不为人知的一面。荷妮无意中说了句“幸福的人家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初次见面的新房客却好像有了数十年的默契一般接上这句,这分明是她最爱的《安娜卡列宁娜》中的名句。惶恐、诧异、惊喜……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内心某个角落蒙尘多年却在今日照进一缕阳光。
心思细腻的小津先生还发现她养的猫名唤“列夫”,揣测她的喜好,邀约见面,举棋不定的荷妮最后还是赴约了。两人相谈甚欢,感受心灵的荡涤,发现彼此灵魂中的共鸣。在一次次的约会中两人感情渐渐升温,酝酿出爱情的萌芽。
整个故事由两条主线贯穿,一条是大段大段的芭洛玛的内心独白,充斥着睿智的思想。另一条则是荷妮和小津格郎的感情线,这条线的走向同样时时牵动着观众的心情。
影片中频繁出现的“金鱼”意象实际上暗喻生活优渥的芭洛玛一家,表面光鲜,养尊处优,却犹如鱼缸里的金鱼,挣不脱四周无形的壁垒。
“追逐繁星,却如金鱼在此缸中了此残生。”悲观而深邃的芭洛玛如此定义。
她用DV机拍摄周遭的人,镜头却对准桌上的玻璃杯,透过水杯喋喋不休的家人尽收眼底,这画面果真仿若一群目光浅薄的金鱼游弋在玻璃缸中。
而与金鱼相对应的另一个意象“刺猬”,指的则是其貌不扬的荷妮。她大半生都在竭力克服自己的不同寻常,想让自己符合门房该有的特质与形象。她掩起门来狂热地阅读大量思想深邃的文学书籍,打开门她还是那个平庸无奇的门房。如同刺猬,性喜孤独,却优雅得无以复加。
与小津先生的邂逅让她不再孤独,这位文艺优雅的女士本该有个圆满的结局,然而影片的结局却萦绕了悲伤的氛围。
影片最后荷妮突如其来的死亡让原本淡漠了生死的芭洛玛意识到,死原来是件令人悲恸的事,“就像这样,一切戛然而止,这就是死吗,再也看不到您爱的人,如果这就是死的话,那真和人们说的一样是个悲剧。”这或许将成为这个聪明的女孩命运中的转折点,或许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或许是某种意义上荷妮对女孩的一种拯救。
在这个巴黎的高档社区,一位门房的死并没有引起多少关注,只有芭洛玛与小津先生记挂着曾经有这么一位优雅的女士。影片的最后,荷妮一屋子的书籍被满满当当地打包收起,芭洛玛念念不舍关上荷妮最后的住所,故事以舒缓优美的长镜头落下序幕。但芭洛玛最后留下的那句独白“重要的并不是死亡,而是人们死的那一瞬间在做什么,荷妮,您死的那一瞬间在做什么,您已准备好去爱了。”却让我心神震荡,久久难以平复。生命是多么脆弱,虽然活着远远比死亡容易,但一瞬的死会带给爱我们的人一生难以磨灭的伤痛与创伤。活着,欣然接受爱与温暖,这就足够了。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13237.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