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600字 >

绿皮书观后感7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08-23 09:36阅读:
《绿皮书》观后感


    天呐天呐,我居然才看这部电影!差点就错过了!

     绿皮书的这个名字是这本类似于“黑人出行指南”的小册子。为什么需要这本小册子呢?是因为黑人在美国某些地区出行很困难,不能去很多公众场合吃饭、喝酒、住旅店这样,如果黑人强行去的话会遭受到言语或者肢体暴力的驱逐。电影里音乐家主人公就经历过好几次这样的对待。黑人音乐家只能去住这样的小旅馆,里面的设施非常有限,因为大多数的黑人没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去消费很好的服务,或者有钱也没有办法去享受,因为当时的社会给到这个群体的资源十分有限。

这样的牌匾每次都有被导演刻意放大让人很难看不到(出现过多次)

      为什么觉得这部电影很好?首先肯定是主人公的形象和人设,双男主,迥然不同的性格和特点,又完美地碰撞出了火花。一个是严肃、优雅又高贵的音乐黑人博士,一个是“混”酒吧打架很厉害出名的白人(原谅我没有想到一个合适的title给他,应该是一个和我一样十分接地气的普通的“打工人”吧)。这两个人的肤色和社会身份有着很大的差别,并且很巧妙的和当时的“社会共识”相反。当时的社会觉得黑人是“下等人”,以至于白人司机给黑人音乐家开车会被他的朋友认为是很不体面的事情,包括他本人一开始也是一看到自己将要服务的对象是个黑人时也满是抗拒,并且拒绝,后来实在是为了不菲的报酬,接下了这份工作。然后整部电影由此展开,突出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黑人经历的种种偏见与歧视,一个白人对一个黑人由偏见从而转为由衷的钦佩并最终两人放下成见成为朋友的故事。当时,黑人被认定只能成为奴隶,事实上大多数的黑人也只是在当奴隶,或者从事社会最底层的工作,拿着十分微薄的薪水,所以音乐博士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绅士,会和当时大部分黑人的群体格格不入,同时他也无法被白人群体接受。白人以能听到他演奏的高雅的音乐举杯,但是只把他当作一个演奏的工具人,他甚至不能与白人公用同一个厕所。

       这种简单粗暴,毫无理由的歧视,让人觉得很无脑。我常常在想,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把人分为三六九等,其实无非就是某些群体想要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感,因为他的优越感无法在别处体现。白人或许想要让黑人永世被他们踩在脚下,为他们所用,所以就简单的用肤色去奴役他们。即使是在同样肤色的族群里,也会存在这种互相倾轧的行为。人们会很无语的用一些外在的东西去建立一条又一条的鄙视链去凸显自己的优越感,学历、地区、城市,甚至是容貌长相和性别,很多普通的事物被人们添油加醋地赋予了过多的色彩和滤镜,从而使得很多东西的意义都变得不一样了(应该可以理解为PUA)。

      这部电影不仅仅只是描述了关于肤色的差异带来的不公正现象,还有关于其它许多方面的歧视思考。真的是很有意义的高分电影!

       啊,原谅我语言的贫瘠无法描述这部电影的万分之一,请有时间自己去看看哦!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2432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