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500字 >

《误杀3》观后感55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2-25 09:51阅读:
《误杀3》观后感

看完误杀3,我突然担心起这个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安危,当然也包括身为弱势群体的女性。

电影中很多个孩子都被拐卖,从一开始是福利院孩子被领养的背后实则是被拐卖,到后来的普通家庭中的孩子被迫以孤儿的身份而失踪和死亡。媒体名不符实的报道,警察安全署署长的道貌岸然,富商郑炳睿的金盆洗手,梁警官的正义凛然,丢失孩子的家长们天衣无缝的计划……各个环节都让人身临其境。

我很庆幸自己看到了这么一部电影,影片中我不自觉被震撼了三次,第一次是福利院摆满的玩偶还原了小孩儿可怖的尸体,看到时不禁让人感到毛骨悚然,吓得我赶忙捂住了眼睛,画面多少有点不适,再加上诡异的音乐,视觉冲击力巨大。第二次是身怀六甲的梁警官因为调查失踪孩子的下落而被上级领导暗算而汽车爆炸离世,我看到了她警察身上的光辉以及领导上司背后的藏污纳垢。影片中一句句台词震耳欲聋,“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是商品”,有的孩子被打断腿被迫乞讨,有的孩子成为帮凶主动诱拐别的孩子。“那么多孩子,怎么会记得其中一个”,人贩子每拐卖一个孩子,背后就有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被贩卖后遭受迫害的人口数量高达约4960万,平均每小时约有137名儿童被拐卖,这一惊人的数字背后,难以想象会有多少追悔莫及和痛不欲生的父母。“这么深的海,什么故事都装得下”,警察安全署署长如是说,他位高权重风光无限,身边还有特警护卫,但是他身上沾满了许多孩子的鲜血,参与拐卖儿童,以权谋私控制舆论,一个手握重权的人颠倒黑白是那么容易,警醒我们权力被滥用的可怕之处。第三次是剧情一次又一次的反转,从之前一开始的单纯好奇究竟是谁绑架了婷婷?到后来牵引出619事件背后的隐情,以及一步步追问到底谁才是619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还有最后婷婷和老师的假死,以及张警官的以身殉职,冒死拍下了署长拐卖孩子的证据。当然,那些被拐卖孩子的家长们精妙的配合和自然的演技也让我相信,他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但每个人又都是英雄。

最后的开放式结局我也很爱,究竟子弹射向郑炳睿还是婷婷引人浮想联翩,但不管射向谁都情有可原,开枪打死郑炳睿是对他拐卖孩子的恨,打死婷婷是让他血债血偿同样遭受失去孩子的痛苦。但我想给结局留一点爱和希望,我希望最后是郑炳睿发现了杀手而不顾性命之危去替婷婷挡子弹,希望他迷途知返,我自私的祈求婷婷活着,一是因为她是无辜的,二是因为孩子本身就是希望的化身,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愿天下没有拐卖,或者说希望那一天早日到来!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500z/3074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