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3-10-09 09:59阅读: 次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已是第二次看这部电影,虽然天气很冷,依旧觉得心里热乎乎的。有老师问,为什么叫放牛班的春天呢?这个真是问题真是把我难住了。
从网上百度一下,“放牛班”在台湾的意思就是垃圾班差班。专给那些被认为没有出息的差生开设,学生基本上都出生于社会最底层的家庭。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因为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因此该片的台湾译名为“放牛班的春天”。
电影以阴冷、灰暗为主要色调,唯一的明丽色彩是皮埃尔母亲斑斓飘逸的连衣裙,然而好景不长,马修老师的暗恋随着皮埃尔母亲的离开而淡淡消退了。马修与60个孩子一起,与音乐一起,开始他艰难的惊心动魄的教育生活。这部电影最让人动容的是它充满着人性的光辉。与国内影视作品不同,它表现的是一种更真实、更具人性色彩的生活。马修是一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他给孩子们创作了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却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他创办合唱团,用音乐启迪孩子,却受到校长的种种压制。当合唱团演出获得成功时,校长却把成绩据为己有。马修的人生总有淡淡的哀愁,没有爱人,得不到重视,但他的生活却充满阳光、歌声与激情。支撑他生活的信念和勇气是什么?我想是爱,对孩子的爱,对音乐的爱,对生活的爱。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绩,他默默地来,又默默地走,看他孤单的背影,不觉眼睛湿润了。
影片刻画了丰富的人物形象。除了马修老师,还有一群放荡不羁的孩子。这些沉在"池塘之底"的孩子,大都家境贫寒、性格孤僻,他们调皮、叛逆,口出狂言,打架斗殴,种种恶作剧,让人不寒而栗。其实冷酷的外面下,掩藏着的是一颗颗受伤的心。校长的批评、责骂、甚至侮辱、殴打,不但没有让他们安静下来,反而更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和反抗。这让我想起南风和北风的故事。南风和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使劲地吹啊吹,想把大衣吹下来,行人却裹得更紧了。南风徐徐地吹,顿时风和丽日,行人觉得暖和了,就脱掉了大衣。马修老师最大的成功是尊重、理解孩子,他想的不是怎么惩治,而是怎样保护和安慰。在创办合成团的时候,他调动每个孩子的积极性,最不会唱歌的孩子可以做副指挥,看老师指挥,可以做乐谱架子,给老师捧着书。在他的乐团中,每个人都得到了尊重。这是这份尊重和爱,让马修老师赢得了学生的心。
与电影阴暗的画面不同,影片的插曲却是积极温暖、明丽响亮的。《黑暗中的方向》、希望之光》、《春的序曲》、《夏日的拂晓》,这些歌曲是马修老师写给孩子们的、为什么孩子们会喜欢唱,喜欢听?因为歌曲传递给孩子的是温暖、希望和力量。
其实不仅仅是学生,生活中的每个人都需要这样的温暖和力量。播种温暖,传递温暖,愿我们都被温暖着。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500z/26916.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