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1-23 10:08阅读:
次
《小小的我》观后感
作者:张芳菲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即使再渺小,再破碎的个体,也是一个完整的我。
《小小的我》讲述的是一个脑瘫男孩刘春和在高考完等待收录取通知书期间发生的故事,他在为外婆圆梦的同时,也努力寻求着人生坐标。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走路都摇摇晃晃、肢体不协调的男孩竟然能爆发出这么大的力量,他开始去补习班、咖啡厅应聘,在被前者拒后,为了能让咖啡厅应聘自己,他边走路边大声报着菜名,渴望证明自己记忆力良好,能够做到日常中一些基本的工作,他只是慢了一点。
《小小的我》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形象放大化,残疾人也是“普通人”,是“正常人,”他们也希望被当作正常人一样去对待,而不是得到他人的偏见,他们也有对梦想、情感和尊严的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虽然刘春和是一个脑瘫患者,但他的高考成绩比一本线还高出了十几分,如愿拿到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袁枚的《苔》是刘春和在补习班应聘时所讲的一首诗,也是他于逆境中奋起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苔花虽小,哪怕阳光照不到的阴暗处,它也在奋力生长,它哪怕如米粒一般大小,它也不自暴自弃不自惭形秽,它凭借着一己之力活出了不输牡丹的尊严。
无论生命多么渺小,个体多么普通,都有其应得的尊严与价值。不要因身体的局限或社会的偏见而放弃自己的梦想,应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乐观,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300z/30434.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