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11-08 07:29阅读: 次
《半条棉被》影评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堵追击,被迫战略转移,进行长征。1934年11月上旬,红军突破国民党第二道封锁线后,中央红军卫生部等驻扎在了湘赣边界的湖南省汝城县瑶族乡沙洲村。沙洲村是一个养兵屯田的好地方,这里流传着很多红色革命故事。《半条棉被》取材于发生在红军长征期间的真实故事,3名女红军借宿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村民徐解秀家中。见到徐家家境贫寒,家里没有御寒的被子,临走时,女红军用剪刀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开,将半条被子留给了徐解秀,徐解秀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50多年来,徐解秀一直在寻找等待这3名送被子的女红军战士。(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
影片《半条棉被》以此为线索,对故事进行挖掘、整理、艺术加工。通过色彩、音响、摄影处理,制造出震撼的效果,堪比大片。《半条棉被》的另一个版本是《半条被子》,是北京文脉苑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还有相关戏剧,小说。
一、人性之美
亚里士多德曾把人性的美德划分为"外在的,心灵的,身体的"。外在的即是社会,指他人对自已的评价,具有的社会价值与肯定;其次是心灵的美,即自我的修养;再就是身体的属性,自身带来的美感。
在这个社会,除了强调自我的道德修养外,还要创造社会影响。《半条棉被》无疑产生出被称为"人性美德"的价值认可,这种社会认可不仅仅在1934年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而且至今她的善良之举皆可示范,同时也得到中央领导人的赞扬。从影院出来后,看到同事满脸泪花,这是因为心灵的触动。
极具魅力的灵魂艺术渲染,是这部电影的中心特色。
"当艺术穿着破旧衣衫时,最容易让人认出它是艺术。"哲学大师尼采曾这样说。这里的破旧是指初始的,接近平凡的艺术,而通过包装的则可能失去原有本色。内心的伤痕与仁爱,即是原始的自然特色。当我们看了电影后,你的收获在哪里?内心的感觉,人心,也只有在艰苦岁月中才有所体现,也只有在艰苦环境下才能产生最伟大的情感。
二、影片分析
1、画面感强烈,表现细腻,镜头有时借用高空俯瞰和通过局部放大来表现。而且经常用雨水再现当时的艰苦背景;
2、在围剿期间,经过飞天山时,观众丝毫感觉不到壮丽风景,却体会到沿途行走艰苦的凄凉;
3、一把剪刀,剪去秀发。这种画面是放大的内心感受,也从侧面反映出女战士的坚毅,更为后面的剪掉棉被作为铺垫;
4、每一段讲话,包括回忆教导员,加以音乐辅助,感人至深,是一次次倾情朗读。如下面这张休书。一段段回忆,加深了影片的影响力,如护士对老韩在做人工吸血的过程,刺激,强烈,加深了战争时代的惨烈体会。
5、裹脚之事很符合历史背景,增加了真实感。不知是电影的技巧,还在哪里去找一双裹着的嫩脚?
6、电台的修复仿佛为剧情打开了晴天。却有失有得,往往福与祸同临。画面呈现出欢乐的气氛后,更大的苦难在等着她们,电台修好了,上级下达的命令是掩护大部队。这对于伤兵们来说,人不多,装备也少,面对强大的敌人,是面临自我的巨大牺牲与挑战,"战士的天职是服从"。
7、"人死了,就不疼了",这似乎是对人生的一大悟性。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体现出一名红军的顽强。
三、影视缺陷
这部电影的也有欠缺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收尾草率,1、借用通俗的情节,表现为一个女战士把敌人全部引开,有些超现实手法;2、红军大部队的突然到来,这些处理都比较突兀。虽然结尾寓意有"胜利在望",而实际上三位女战士是没有结局的。收尾应该让观众去拓展,产生的效果可能会更好。3、另外,有时演员做戏的成分较多,没有把当年吃过苦的朴实精神面貌表现出来。4、频繁的艺术技巧,削弱了情感的感染力,因此,稍带华丽。相反,若采用新闻、黑白镜头穿插,带述事的场景去陈述,可能表现力更好。
四、回顾与比较
无论怎样,潇湘电影制片厂都获得了成功。这部具有现代化的声、色、光制作,场面宏大,声响效果好,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政治特色,把人性向善与军民之情相结合,给世人上了一堂"道德课,"让人们重新回顾长征时期的艰苦岁月;也让湖南汝城县瑶族乡沙洲村像《芙蓉镇》一样红火起来。同样想起曾有一部电影《湘女萧萧》,是根据沈从文小说改编。其画面与音效远没有《半条棉被》浓烈、华丽,却获得1988年法国第四届蒙比利埃国际电影金熊猫奖,西班牙第二十六届圣赛巴斯提安国际电影节堂·吉诃德奖,给人印象很深刻。原来,同样写人性,《湘女潇潇》却显得平静而深刻得多。
近来,"潇湘电影制片厂"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部电影借助真实的体验,向善的初心,习总书记的到访,全国人民的关注,大力宣传湖南,给湖南影视制造业宣起了一个新高潮,期待更优秀的作品问世。
五、人性之本
西方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曾讲,"善良,性格温柔之士,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怡然自得,恶毒,贪婪,性格妒嫉之人,哪怕富甲天下,依然抱怨不休"。我们怀念那段艰苦的岁月,朴素、善良、单纯的人性与人格,产生出怡然、幸福和美感。相比之下,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却抱怨不休。问题出在哪里?我们的幸福被贪婪赶走。苏格拉底曾在市场见到琳琅满目的奢侈品说:"吾不需之物,何其多也。"是啊,现在哪家哪户不是上等的棉被呢?又有多少真正实用的,可能皆被闲置存放。"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当今社会,人类的贪婪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滋生出腐败、渎职等人性恶的一面,拜金主义泛滥。
《半条棉被》这部电影起到了告诫与警示作用。颂扬美德,还原初心这是一件伟大的灵魂工程,从教育抓起,从孩子抓起,让我们更愉悦地生活,更自由地享受和热爱这来之不易的和谐美好生活环境。
随着冬天的来临,天凉了,心不凉。国家为我们遮风挡雨,在新冠病毒猖獗的今天,我们体会到了国家的关怀,人性的伟大与大国气质的彰显,我们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更美好!!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2079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