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1000字 >

《寄生虫》影评16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9-22 08:16阅读:
《寄生虫》影评



上周末终于有时间休息了一下,开始清理我永无止境的电影和书单。第一部补的片子是今年奥斯卡奖的大赢家 - 《寄生虫》。



本影评含大量剧透,还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们慎入!



剧透警告!



剧透警告!



最后一次,剧透警告!



我们先来简单复习一下《寄生虫》的剧情:



生活在底层的金基泽一家四口人,在儿子靠着伪造的文凭来到富豪朴社长的家当家教后,一家人都成功的靠挤掉前任进入了朴社长的家里(妈妈成为了管家,爸爸变成了朴社长的司机,而女儿假装自己留学回国当上了朴社长小儿子的绘画老师加心理辅导师)。除了儿子,剩下的三个人都是靠陷害前任,然后向朴社长推荐“正好认识有这么一个人可以给朴社长做事”来得到岗位的,假装并不是一家人。

但好景不长,他们的事情被前任管家雯光发现,而他们一家也发现前任管家的老公根世竟然一直藏在地下室里苟且偷生,靠着前任管家给他偷偷送吃的维持生计!为了不让前任管家告诉朴社长事实,他们就把雯光和根世锁在了地下室里。



后来儿子想去把雯光和根世两个杀了解决后患,被根世反杀(但没有杀死),然后根世冲进正在举办朴社长小儿子生日派对的花园里与剩下的一家三口展开了血战。金基泽的女儿被根世刺中心脏,朴社长小儿子被吓出PTSD,金基泽看到朴社长完全没有理会自己女儿快死了而只管自己的小儿子的PTSD一怒之下刺死了朴社长。



最后金基泽躲回了他们家的地下室苟且偷生逃脱抓捕,而金基泽的老婆和儿子因为伪造文书和欺骗罪被判了缓刑,儿子脑部受伤,留下会控不住笑的后遗症。



从技术方面来看,《寄生虫》的赞誉实至名归。整部电影不管从故事连贯性,镜头处理还是配乐上来说都几乎无可挑剔。其他影评在这方面都说了很多了,我就简单提几个点。比如说女主人一开始出现的镜头:



这个镜头里女主人和前管家分别在玻璃的两侧,乍一看还可能觉得女主人和管家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这样的镜头很明显是故意为之,反应富人家里和佣人们之间的巨大隔阂。



又比如地下室的入口旁的暖色调和漆黑的入口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这样的设计让以下小男孩看到的这个镜头变得格外恐怖(那时的配乐仅仅是下雨声就能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等等等等....



这部电影里的好镜头,好元素,好手法要讲的话真的讲不完。



整部电影从中心思想上来说主要还是在对比底层家庭(金基泽一家)和富人家庭(朴社长一家)的生活。题材虽然本身完全不新鲜,但是他展示的方式与这个题材的很多电影相反 —— 底层的一家并不是“好人”,而富人一家也并不是“坏人”。《寄生虫》花了很多篇幅描写了金基泽一家的悲惨生活,但整个剧情也在同时告诉我们他们靠陷害前任拿到工作,并且最后为了保住工作杀人那“肮脏”的一面。而朴社长一家在整部电影更像是个制造生活对比的背景板,最后朴社长被一怒之下的金基泽刺死还为“富人“一家增添了几分悲剧元素,甚至可能觉得朴社长很可怜,死的非常冤。再加上《寄生虫》这样对于金基泽一家极其负面的描述(对这个名字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金基泽一家“寄生”在朴社长一家家中,最后导致朴社长一家的悲剧),又给本作的黑白善恶增添了一些灰色。



我相信作品这么构造也是故意想挑战“底层家庭的一定是勤奋又正直“而“富人家庭的一定是剥削又冷血“这两个常见的人物构造手段。金基泽一家的人物构造其实非常立体。比如说金基泽,一开始描述他整天无所事事睡大觉:



但当他们一家把前任管家和老公关进地下室后,金基泽又做出了像父亲一样的表率责任(字幕是“我有自己的计划,你们把这件事忘了就好”)



到最后金基泽看见朴社长完全不理会自己女儿心脏中刀身受重伤,只关心自己小儿子晕倒,拿起刀刺向朴社长:



这些在其他比较模式化的电影里面可能是三个人物,但是在《寄生虫》里通过金基泽一个人物就展现了出来,让人觉得人物很立体很真实。从这一点上,这部电影做的非常成功。



但这部电影有三点我不得不吐槽:



无休无止的点题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在想它将如何致敬“寄生虫”这个主题,但后来发现是我担心太早了。



这部电影无时无刻不在点题。一开始一家人“寄生”在别人的免费wifi上:



“寄生“在大公司的最底端:



后来“寄生”在了朴社长的家中:



发现以前的管家一家“寄生“在地下室里:



最后父亲“寄生”回了朴社长的家:



虽然这样点题确实让我们对“寄生虫“这个概念印象很深,但是电影“暴力”的反复提醒我们主题的方式让我作为观众很难下咽,有种自己被强塞的感觉。



过于刻意的剧情设计



从个人观感上来说,我觉得《寄生虫》这部电影情节上刻意加工的痕迹有点太重了。比如电影里的那块石头。一开始他朋友来他家里把这块奇石给了金基泽一家,儿子拿起来说了一句 “这好有象征意义啊”:



后来,他们家被大雨淹了的时候,他拼命回到家只是为了救出这块石头:



在政府救灾处父亲问他为什么抱着这块石头,他的回答是:“石头一直跟着我”。



最后,儿子拿着这块石头想去杀死前任管家和她老公,但却被反杀:



这里很明显奇石是金钱的象征,所以一直紧跟着想赚钱的儿子,就算是水淹了也不离开他的身边。结尾他拿着这块奇石去想杀死前任管家和她老公也是象征了前任管家和她老公是他(通过伪造身份当家教)赚钱的拦路虎。当然, 讽刺的是最后儿子自己被这块奇石砸出了后遗症,“金钱”的道路从此被切断。



这样的剧情虽然很有张力并且显得这块奇石很有意义,但整体的塑造非常刻意和牵强(真的有人家里淹水的时候只想着救一块石头吗?!),很容易就看出这块石头从一开始就被设计好了。这样“为了有象征意义”而创建的剧情,有种“自我感觉很聪明”的成分在,不是很讨人喜欢。



意味不明的结局



整部电影在派对上的高潮后的结局让人意味不明。最后,他们一家人因为有正当防卫成分没有被判刑:



主人公得了会莫名其妙的笑的后遗症:



父亲继续躲在地下室里过着寄生虫的生活:



这样的结局让我看完心里感觉空空的。唯一的反应就是:



so what? (所以呢?)



电影从头到尾都在升华主题,到了结尾却突然不给大家一个交代,让人看的很不舒服。这样的结局,既不是皆大欢喜,也不是完全的悲剧收尾。所以整篇突出的寄生虫的概念是要表达什么呢?



是想表达对底层人民悲惨遭遇的怜悯嘛?



还是想抨击他们生活中丑恶一样存在?



电影的结局也许很现实,但现实的结局少了一些思想上的表达。到底如何看待这样“寄生虫”的现象呢?这样的现象整个社会又该如何去解决和管理呢?这部电影没有给出任何导演自己的想法,让人觉得有点遗憾。我相信导演肯定也是故意选择留白想让大家可以讨论自己的想法(就如《盗梦空间》最后的陀螺一样),但在这种社会问题上,我还是希望能看到导演以及编剧最真实的想法。



评分



技术分:5.0/5



剧情分:3.0/5



总分:4.0/5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1000z/19685.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