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范文 >

《二十二》《他们已不再变老》《书房里的中国》纪录片谁能大火?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11-27 07:54阅读:
《二十二》《他们已不再变老》《书房里的中国》纪录片谁能大火?

当《决战中途岛》《大约在冬季》《冰雪奇缘2》等片轰轰烈烈掀起内地票房狂潮时,一战记录经典片《他们已不再变老》则略显沉寂,上映十几天才获得318万票房,偏偏这可是由《指环王》《霍比特人》系列导演彼得杰克逊执导,烂番茄好评率100%、豆瓣8.8高分史诗级战争纪录片。

这不是纪录片在内地市场首次遇冷,别看《战狼2》《哪吒》《流浪地球》都冲过40多亿票房,纪录片市场依旧一片狼藉。
当年黄晓明、蒋雯丽配音《地球四季》在内地票房仅497万,《狂野非洲》867万票房,《徒手攀岩》3640万票房。

目前为止,只有慰安妇题材纪录片《二十二》票房高达1.7亿,这个尴尬票房记录还是打破《我们诞生在中国》的6600万票房记录。
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书房里的中国》导演非可更是曾语出惊人:“纪录片的春天永远不会到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随着纪录片《书房里的中国》如火如荼在央视热映,以及《公路美人》、《战大理之罗马假日》、《每一个混蛋都很忧伤》等影视剧的诞生,非可成为颇有名气的国内导演。
偏偏当初在宣传《书房里的中国》时,非可导演在面对众多媒体与观众的赞美,认为自己的作品不可能像《舌尖上的中国》一样大火,也不可能让纪录片市场大火,他甚至耸人听闻说出:“纪录片的春天永远不会到来!”

事后,非可导演接受我的独家访问透露,自己的话虽然是夸张一点,“但纪录片就是小众文化的,不可能成为全民普及的现象,所以我们不希望说什么‘纪录片的春天’,抱着那么高期望来做,创作压力很高的。”

所以非可导演还坚定认为自己作品《书房里的中国》不可能有《舌尖上的中国》那样红遍大江南北,因为这个片选材就没对方好,毕竟俗话说“民以为食为天”,而在网络大兴的时代,图书都已经变成边缘文化,许多老百姓根本都不看书,这都怎么能指望《书房里的中国》大火呢?

2016年,红遍大江南北的纪录片神作《舌尖上的中国》大电影《舌尖上的新年》上映后,居然仅收获194万。出品方东海麒麟公司的胡震鹏在微博上发表文章《我不想对一部院线纪录片谈票房》,正如标题所示,把原因归到“纪录片”类型上,列举了一些院线纪录片电影票房成绩一般的例子,最后说明制作是因为喜欢舌尖为了艺术价值。

造成这种状况,最大的原因是竞争对手太强,根本拿不到排片。电影特意选择了元旦之后上映,避开些锋芒,但是没想到今年贺岁档的几部电影势头都很猛。电影 1 月 7 日上映,在《唐人街探案》、《老炮儿》、《神探夏洛克》、《寻龙诀》等片的“挤压”下,首日排片不足 3%,等到周末《星战 7》上映,已经降到 0.5%。
大家根本不知道本片上映了,就算知道想看,也找不到放映场次。而且这片口碑还是很好的纪录片。

既然影片口碑不错,那各大院线为什么不给《舌尖上的新年》一部商业电影应有的排片量,增加现在的排片呢?东方院线副总经理陈卫对“舌尖”进影院还是更多持保守观点:“其实从影院角度来说,之前并不是十分看好这部片子,毕竟题材有局限性。而且眼下大片云集,有多少人会掏钱进影院呢?”
不过陈卫透露,鉴于点映口碑很好,东方院线旗下影院暂定目前每天给《舌尖上的新年》排3到4场,但基本可以说是宣判了死刑。

显然即便是“舌尖”这样具有商业属性的影片,还是无可奈何地被影院归到了小众影片范畴,只有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每天能有过百场的排片,其他城市都是几场到几十场不等,而且大都在早晨9点、中午12点或下午4点等非观影黄金时段场次,甚至有的城市压根儿就没有排场。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网友不能第一时间看到该电影的原因,甚至有的为了能在影院一睹奇绝美食的壮观,只能利用北京出差的机会,结果看完误了飞机,只能哭晕在机场的厕所里。

《舌尖上的新年》导演陈晓卿表示,他相信只有在艺术上做到极致,才有可能去挣钱,如果做得烂糟糟不可能特别卖钱。即使能挣很多钱,但有很差的口碑,那他宁愿不去做。

对于票房不佳,导演陈晓卿不仅感叹“年味越来越淡”?还有该剧组团队人员透露曾私下跟院线老板们接触过,“感觉他们就是黑社会大爷一样,没有上座率就拼命减少场次!对我们这样制作精良的纪录片很不公平!”

而《书房里的中国》导演非可不同意票房不好就应该责怪院线,他认为院线票房也好,电视剧收视率也好,纪录片收视率也好,它的所有决定权都是在观众自己手里。“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这个时代的人喜欢看的东西,有自己的选择。”

他称,“对创作者来讲,大可不必这么想问题,每个人群喜欢东西不一样,对于同样的东西适合的空间和介质不一样。电影院那样黑暗环境里,他看的是画面,听的是声音,可能是某个大片的影音享受,也可能是某一部很深刻片子的思考。但有些片子,不一定适合影院,就像其他的真人秀的东西,也不一定适合影院,它适合客厅。”

与纪录片进影院少得可怜的数量相对应的,还有他们的票房。2015年10月上映的《喜马拉雅天梯》,成本1300万,主题颇受关注,口碑良好,加上微博大V和明星们的力挺,最终票房1153万。

还有在影迷人群中备受好评的《归途列车》,它获得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最佳纪录长片奖、2010年洛杉矶影评人协会最佳纪录片奖等诸多大奖,投资100万美元,最终在北京一家影院里,5个月时间21场次,票房收入4万3千元。

香榭荔舍国际公司总裁李明曌,身为《海洋》《地球四季》引进方负责人,听到关于非可“纪录片的春天永远不会到来”的说法,她称:“我没什么赞同不赞同的。我觉得大家各有各的意见,我不去评论纪录片的春天会不会到来,我是觉得纪录片是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真实,过去就没了,拍下来记录下来就是永恒,这一点真的跟其它故事片不同的关系,而自然的纪录片并非人文的纪录片,也不是有演员的,在自然纪录片中表演的都是动物。”

李明曌透露,“雅克贝汉导演《微观世界》就把我震撼了,搞艺术创作的,居然能在显微镜下呈现我们肉眼看不见的事情,真是太震撼了。”
她曾在新闻发布会说过,“贝老就是一部发动机,他就是不断鼓励我,《迁徙的鸟》鼓励我,继续在电影不好的时候、不景气的时候坚持。真的,他就是动力,所有他的粉丝希望他的作品能够得到最好呈现的,来自于这个吧。”所以从《海洋》到《地球四季》她都在坚持引进顶级的外国纪录片。

当时李总引进的《海洋》,投资超过6000万欧元,拍摄历时7年,动用12个摄制组、70艘船,在全世界54个拍摄点进行蹲点拍摄,有超过100个物种被拍摄,目前已经在全球近20个国家公映,票房连创佳绩,在日本公映时票房甚至超越《阿凡达》,让它成为世界上造价最贵的纪录片。而在中国,为何却出现反常呢?
曾有网友提出“怪”论,“日本离海洋近,我们离海洋太远,所以票房不好。”

电影发行人韩先生说,用流行的标准衡量《海洋》,它肯定不是一部好电影,它既不扣人心弦,也无法让人开怀大笑。换言之,它不具备一部所谓好电影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娱乐功能。但是《海洋》好,因为看《海洋》的感受类似听交响乐,而且还有很多生物奇观。
当时《海洋》8月12日上映,请到了《让子弹飞》后如日中天的姜文来配音,还在暑期档最终票房冲过2000万,已经是内地纪录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但是,《海洋》这部片当年内地获得2000多万票房,原班人马推出《地球四季》却只有300多万票房,这让这个团队在内地获得当头一棒,曾有位内地发行大鳄分析认为这个项目档期定得不好,因为纪录片不能随便在秋季跟其它大片一起上。

基点影视副总裁杨磊分析道:“《海洋》这种片必须去影院去看,小屏幕看《海洋》,一定没有大银幕看《海洋》有感觉。从影片画面来说,你觉得在银幕上看《地球四季》好看,还是在银幕上看《海洋》好看?而且《海洋》口碑也是不错的,还有一个《狂野非洲》才800多万票房,其画面虽然不错,应该还是不敌《海洋》唯美。我个人觉得还是大银幕看《海洋》,要舒服一些。”

杨磊认为,陆川导演《我们诞生在中国》和《地球四季》上映时间很近,但两个片却是一天一地的差别,《诞生在中国》画面也非常美,有迪士尼制作、陆川导演、周迅配音,还是跟名人效应有一定关系,《地球四季》虽然有黄晓明、蒋雯丽配音,但品质不如《海洋》和《我们诞生在中国》,所以很难有长线票房。

而陆川担任导演的纪录片《我们诞生在中国》,自从上映一周多口碑不俗,排片上也由首映当天的1.9%逐渐上升到2.1%再到4.2%,该片票房现已突破4000万,成功打破此前由《海洋》所保持的国内自然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当时,迪士尼紧急寻求与猫眼合作,希望猫眼参与这部影片的宣传工作。于是,猫眼启用平台大数据对影片做了用户分析,发现这部影片的主要受众是北、上、广一线城市中21~40的女性观众,猫眼再对这部分群体UGC评论继续分析,发现用户对“萌、自然、成长、亲情、父母之爱”感知度非常高。

由此猫眼发现这部影片其实不是一个常规意义上的纪录片,而是特别适合母亲带小孩一起去看的一部“亲子片”,既可以让小朋友们了解自然、培养生态环保意识,也可以为母亲提供对孩子进行成长教育的机会。

扣紧“亲子”主题,在猫眼APP、美团电影频道、大众点评电影频道上,猫眼为影片注入大量宣传资源,并且与新美大亲子频道发起“请你看电影”主题活动,在合作的线下亲子乐园定向投放《我们诞生在中国》宣传物料;猫眼还与北京、上海、郑州当地残联合作,在三地举办了《我们诞生在中国》公益观影活动,邀请妈妈带着小朋友们免费观影,精准影响目标用户。

在数据指导下,猫眼为影片不仅做到了在海量用户中实现精准触达,还更进一步激发了用户口碑和自发推荐。在猫眼介入一周后,在8月18日影片排片率达到了4.2%,比原来提升了2.5倍,而且打破了业内纪录片首周末票房纪录。至今日这部影片 票房已经超过6461万,创下了国内自然电影票房最高纪录。

对于影片逆天走势,导演陆川有着自己乐观的看法:“我觉得作为一个导演,最核心的工 作就是做好一个剧本,讲好一个故事,把故事拍好,这个可能是最核心的。这两天排片慢慢在涨,我能感觉到越来越多的观众在走进影院看这个电影,而且我们在一起合作的小伙伴也很努力,大家都在为这部电影呼吁、鼓劲。我还是有信心会有更多的观众、更多的影院会关注这部电影的,我相信它会越来越好”

票房高达1.7亿元奇迹的纪录片电影《二十二》,曾运作过半年多时间。它成功从结果上看,有效奠定了自来水的基础,比如上映前半年,有效征集了三万多名志愿者,到后期配合团中央、紫光阁点赞,都对影片推广做了重要作用。
当时,《二十二》以冯小刚导演为核心的点赞与站台,还使得电影成为热搜的关注点,都对电影市场进行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发行人兰放透露电影只用一百万营销费,资源也是一步步努力做到的,所以方励老师说过想过亿,要花一千万营销费是不客观的说法。“假如一个月发行一部电影,肯定不会那么大心思。但如果半年做一部电影,就肯定就容易成功!”

“而且有些资源,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不是所有东西都要花钱的。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影片本身置换了很多宣传、发行的资源!”这也是兰放针对“用钱做好营销不算本事”的总结。
有人曾认为《二十二》选在《战狼2》后热映,那时民族情绪正处最高端,所以这种片有人看,兰总则否认了这种说法,“其实我们并没有透支民族情怀。这部电影虽然描写是慰安妇,但用的是很温和手法去制作。看过以后,给我最大感受就是很冷静、理智的历史,没有民族情绪与档期的因素。”

但是,纪录片还是在内地市场不好做。曾有一家民营公司和北京电视台共同引进《萌猴奇遇记》,基点影业是负责宣发的。
基点老板高宏森分析:“它应该准确讲是2013年的片子,在海外上映已经有两年了,拿到国内之后,我们也做了分析。作为纪录片,实际上之前卖得最好的是《海洋》,有两千多万,还有一部《狂野非洲》号称当时最大的3D纪录片,票房只有800万。我们就觉得完全走纪录片这条路,肯定行不通。”

后来,发现跟片方沟通过程中,基点影视的人发现这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因为法国导演做了跟故事片一样的剧本,他有引导动物去做一些表演性质的东西。在国内运作时候,重新改了名字《萌猴奇遇记》,把它作为一部儿童片来放映。
高宏森透露,“因为我们找了很多小朋友来测试,感觉非常好,很多动物都很活泼。然后做了两百多家影城的地面推广,配合卡酷的电视广告投放,记得9月份上映的时候,有媒体报道《萌猴》成为一匹小黑马,它是当时上座率最高的一部片。”

2019年热映的《徒手攀岩》首日票房就达到了700万,这个成绩跟《哪吒》之类的主流电影相比,自然不足一提,可对于一部文艺气息浓厚的纪录片来说,已属相当抢眼。
本片由美国国家地理出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进口,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译制,阿里巴巴影业(北京)有限公司协助推广,淘票票首席营销平台。当时做了很多营销动作,还组织很多观影团和大V去看,最终票房逆袭才勉强冲过3600万。

通影传媒CEO任兮扬则透露如果要宣传一部纪录片,需要找好定位、准渠道和精准的受众人群。而且纪录片在市场上不是主流片种,所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制作纪录片的电影人员,肯定也会很谨慎选项目拍摄。

据某位盗版音像店长T介绍,来店里的顾客,男女老少都有,有夫妻、带孩子来的,更有外国人。但多数人都奔着新片新剧。“就跟去电影院一样,要看新戏。通过看影评、网上评分,老百姓基本都奔着商业大片去买。美剧卖得最多,其次是美国大片,还有日韩港台、内地片,包括动画有一定销量。”

T认为纪录片只是特定人群看,喜欢动物、影视、旅游的人,就像店里有几张昆虫纪录片,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始终没有人问津,他也深表遗憾。

《书房里的中国》导演非可认为无论是BBC也好,Discovery也好,都有自己创作特点。Discovery更倾向那种探索探秘,包括自然。BBC更倾向于历史文化,也有剧情式的,对历史重要人物进行表演再现。
他坦言,“其实就跟我们今天看的网剧一样的,但是国外影视剧创作与制作都走在前列,所以他们无论是题材也好,角度也好,甚至是创作手法、创作力度、影像质量,都远远超过了我们。这种创作水准,远远超过我们。”

而且超过还不仅仅是时间上、制作经费上。国内很多人都说有了钱就能拍出同样水准的片子,非可导演认定有了钱你也拍不出来,“因为你经验没有到,你的观念没有到,各方面都有距离。所以无论是BBC、Discovery讲历史也好,讲自然也好,甚至记录当下人各种形态的片子,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观摩。”

伯乐营销CEO张文伯虽然是内地影视营销界的顶级高手,曾经操盘《失恋33天》《芳华》等爆款卖座片的营销,他虽然认为电影需要“内容为王”,却认为现阶段市场上,纪录片很难有超级爆款出现,“因为多数老百姓没有去影院观看一部纪录片的习惯。”
曾经有人请他的团队去宣传,结果根本不知无从下手,张文伯分析道,“因为假如你上映时候,来一个类似《变形金刚》那样大片,热度都被人家吸引走了,那就很难办。”

2018年上海电影节期间,一位不愿意透露名字的华裔纪录片导演L透露,自己的纪录片都是申请到加拿大和美国政府的资金开拍的,她坦言,“不管纪录片的春天是否永远都不可能到来,纪录片都有一种揭秘现实意义的伟大力量,展现给世人各种生活与非生活里面的真实百态,让我有动力去坚持拍摄!”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fanwen/15666.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