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影视剧评说 >

《清平乐》观后感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5-09 08:02阅读:
《清平乐》观后感

     电视剧《清平乐》故事讲述的是北宋皇帝赵祯得知将自己养大的当朝太后刘娥并非亲生母亲,而自己的生母乃是太后当年的婢女李兰惠,深感愧疚。为了报答李家,赵祯将自己最心爱的女儿徽柔嫁给了李家的子孙李玮。朝堂之上,庆历新政大臣和老派权臣之间针锋相对,斗争风起云涌,赵祯治国如执秤,权衡各方势力,为国事殚精竭虑。徽柔与陪伴自己长大的内侍怀吉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对志趣不和又木讷平庸的李玮万般排斥,终于与婆家起了冲突,不顾一切地夜扣宫门,打破帝国最严苛的规矩,引发滔天非议,司马光甚至要在大殿之上“碎首进谏”。

    然而,在剧中赵祯一生悉心呵护的“言路通畅”、“监督国君”的风气,使得他在爱女之情和维护治国理念之间挣扎得遍体鳞伤。最终,公主以半疯狂的抗争,始终未屈服于“成为李玮真正妻子”的命运,却与怀吉永生不得相见。随着剧情跌宕起伏,细节环环相扣,高度还原的服化道设计,演员也是表演精湛,演技到位,可以说得上是良心国剧,历史大咖纷纷登场,精彩纷呈。

    可是,在这剧中第四集科举考试这一届出现了一个不小的失误,就是省试考试之中的一个细节出现了错误。考试后太后多次提及晏殊选取“欧阳修”为第一,考试之后评卷居然出现“宋仁宗”翻开试卷折叠部分看到了欧阳修的名字!在殿试评选状元之时,直接出现了宋仁宗与大臣提名道姓商讨状元人员!这与宋朝科举考试中实行的“封弥誉录”制度存在巨大差异。科举制度起源于隋朝,在唐朝时期逐渐发展完善,考试科目逐渐增多,考试人数也急剧增多,竞争压力也逐渐变大。于是官宦子弟开始打起歪主意,通过走后门的方式来金榜题名。

    应该说,唐朝前期的科举考试,考生在考卷之上写有自己的名字、籍贯等信息,主考官评卷能够直接看到考生信息。这样就给官宦子弟留下了可乘之机,通过提前拜会主考官等不正当方式考取功名。随着这种现象的加剧,唐朝开始在吏部的铨选考试和制科考试中施行封弥制度,把考生的信息遮盖,让考官不能看到考生信息!到了后来这种防作弊方式被用在科举考试(进士科考试)当中。由于唐朝后期政治黑暗,腐败严重,唐朝的封弥制度并不完善,执行也不严格。

    特别是科举制度到了宋朝真正的达到了巅峰,宋朝的文人治国策略,让宋朝的文人队伍空前扩大。俗话说的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封弥制度施行的初期很好的杜绝了科举舞弊现象。北宋真宗曾经对大臣王旦等说:“今岁举人颇以糊名考校为惧,然有艺者皆喜于尽公。”但是很快出现了辨认考生笔迹、留暗号等新型作弊方式。这让宋真宗非常生气,感觉自己被打了脸。于是新的防作弊方式出现了:誉写制度。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在很多的细节上都做到了极致,因此也以苛刻的眼光来看一下,第四集科举考试中所出现的失误。例如在省试当中,主考官晏殊与宋仁宗当面商量第一名人选。商定之后直接翻开试卷,看到了“欧阳修,景德四年生人,江南西路吉州庐陵人”。在历史上封弥、誉录都是在宋真宗年间已经推广。此处考卷一无封弥、二无誉录,实为败笔。在气候太后直接说:“省试第一名,他选了欧阳修”这透露出一个细节,就是在晏殊决定省试第一名的时候,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是欧阳修所作。

    这一点与历史也不符,因为主考官选出的应该是这个人的代号。另一个角度看,太后为宋真宗妃子,太后断然不会换衣封弥誉录制度的合理性。这里却公然表露出对选拔人员公平性的怀疑。可见此处情节应当是出现了失误,出现的败笔。除此以外,这部剧剧情非常精彩,演员演技也很棒,确实是一部好剧。那么该剧的角色造型和历史一样吗?清平乐还原了哪些宋代服饰?通天冠服、龙凤花钗冠、珍珠花钿、乌纱帽……最近,王凯、江疏影主演的电视剧《清平乐》正在热播,剧中人物的服装、头饰也在网上引起热议,有观众称展现了不一样的宋朝风貌,也有观众评价“神级还原”。

    毕竟,古代极其重视礼制,在服饰上有着较为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可逾越。《宋史·舆服三》中记载,“天子之服,一曰大裘冕 ,二曰衮冕,三曰通天冠,绛纱袍,四曰履袍,五曰衫袍,六曰窄袍,天子祀享、朝会、亲耕及亲事、燕居之服也,七曰御阅服,天子之戎服也。”除了衮服,王凯饰演的宋仁宗还在剧中展现了不同场合穿的衣服,如仅次于衮冕的通天冠服,这是宋朝皇帝在祭祀致斋的途中、大朝会、大册命以及亲耕籍田时穿的。在剧中,宋仁宗出席大朝会、大婚时都曾穿着这套礼服。

    而在早朝时,宋仁宗穿的则为轻便的常服,头上戴着皂纱折上巾,身上穿着赭黃、淡黃袍、红衫袍,腰间系着玉装红束带,脚上穿着皂纹靴。衣服非常素雅,没有过多花纹图案。这也是宋朝服饰的特点之一,风格简约、质朴。除了衣服,剧中大臣们的乌纱帽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不同于以往影视剧中呈现的,他们的乌纱帽有两个一尺多长的硬翅。据沈从文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所述,这是因为百官入朝站班时喜欢交头接耳谈私事,所以加长了展翅,使彼此有一定距离。

    此外,电视剧以北宋为时间背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演员王楚然在剧中饰演贵妃张妼晗,她身姿婉转眉目含情且对官家宋仁宗一往情深,角色上线之前就因为其历史背景和耿直的人设,备受关注。这部剧《清平乐》不是完全根据历史改编的,是根据小说《孤城闭》改编的,那么小说里帝后是有爱情的,赵祯真正爱的就是曹皇后,这是他临死前隐晦表明的。所以极有可能电视剧中会更细致的展现帝后两人之间的爱恨情仇。

    电视剧《清平乐》看起来纵然文艺,但终究不是用填词的方式在拍剧,用一个个慢镜头堆叠出历史感,巨细靡遗地汇报展示,却少了一份文学的表达技巧。比如“狸猫换太子”在《清平乐》里完全可以做用典式的埋入,恐怕没几个中国老百姓不知道这段故事,即便真不知道,里里外外铺垫了这么多细节,也足以供考据党发掘了。“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给观众多一些留白不好么。需要耐心细品才能偶尔咂摸出味儿的剧也未必是坏事情。所谓过犹不及,但开风气不为师,这《清平乐》这剂温吞水,搞不好是未来影视剧精细化、内敛化的新风向标。内容摆在这里,后面也许会渐入佳境,愈发精彩,但请不要再说熬过几十集就真香这种话了呗。诸如此类。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17663.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