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19-04-29 08:33阅读: 次
《爱上你,治愈我》观后感
3、2、1,茄子!
这张照片,几乎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照片中的每个人,都试图将自己的笑容留住。
但事实是,笑容背后,每个人都有着独自承受的伤悲,哪怕看似充满童真的小女孩,或许都有类似成绩之类的烦恼。
而假若这些伤悲不能处理得当,则会逐渐演变为心理精神疾病。
与普通的疾病不同,心理疾病有时候看不见摸不着,更不会被病人所接受与承认。但随着人们生活与工作压力的增大,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甚至成为多数人的常态,日积月累,总有喷发的一天。
而我们的文化从来都是对此讳莫如深,似乎一旦因为心理疾病接受治疗,便会被冠以“精神病”的前缀,所以宁愿相信自己没有问题,也不愿去看医生。
殊不知,很多悲剧的种子便在此时悄然种下。
最近,终于有一部剧开始关注精神科与心理治疗,以多个真实案例改编,从医生与患者的双视角,向观众展现了两个特殊的社会人群——心理治疗者与被治疗者。
众所周知,国内职业剧的通病是打着职业的幌子谈恋爱,这种现象既有制作人话语权的不足,也有投资人考量市场的需要。
而《爱上你,治愈我》无疑便是二者综合下的结果,毕竟原先的《治愈者》这个片名似乎更能体现其专业而非爱情。
这种痕迹在剧情上展露的更加明显。
取材真实案件 台词凸显专业
家暴、整容、创业、网戒....这些都是目前影响较广的社会热议话题,随便一件拿出来单说,都是可以上热搜的题材。
本剧一举囊括。
这些案例都让这部剧有了充足的烟火气,每个观众都能从中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
比如开头的女生被男友劈腿,迟迟不能走出爱情泥潭,怨气淤积之下,在镜头中,整个人完全没有过一丝笑容,脸上充满着对生活的绝望。
相信观众在生活中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的人可以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也有的人,将其视为再也迈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日渐沉沦,甚至轻生。
心理医生,便是要帮他们找到一个缺口,让患者那股怨气充分的发泄出来,不至于走上歧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人,病而不自知。
一个被诊断为间接性爆发障碍的男孩,发病原因竟是由于父亲的“棍棒教育”。但父亲怎么可能承认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
不止于他,很多父母仍有着“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理由总是“我们都这么过来的”,不考虑孩子丝毫的感受。
当面对科学的心理诊疗时,他们也往往不能信服,仍旧坚守着属于自己的一套。
传统教育方式与心理科学的碰撞便在剧中产生。
在冲突中,各种有关心理学科的专业名词从角色口中被一一阐释,比如社交恐惧症、躁郁症、间接性爆发障碍等等。
每个专业的名词都会在屏幕左下角出现相应的解释,在这一点上,剧作非常用心。
双线叙事,医者救人不自医
结构上,《爱上你,治愈我》就像剧名一般,有着你我的关联。
精神病医生颜书仁(窦骁饰)与心理医生孙树(苗苗)表面上是心理方面的大神,能够说服自己的患者打开心扉,走出阴霾,却无法与自己和解。
二人的感情纠葛虽然已经过去多年,却始终像一根刺一样缠绕心间,而孙树则因为八年前父亲的死亡与母亲负气八年。
白天,他们是诊治患者心理的医生。晚上,却是无助的患者。
看来只能互相拯救了。
爱上了你,却不能治愈我
这部剧在贴近现实方面做的已然不错,在加上大段的专业术语,看上去很像一部职业剧。
但也只能是很像了,因为在职业剧最关键的环节,崩了。
被分手的女孩儿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棒打假人发泄后,达成了自己与前任的和解;创业失败的王琳珑在主角们决定合力找出病因之后没有了下文;花费数年时间散尽家财整容,甚至要母亲以自杀相逼才愿意来医院的整容男仅仅因为医生的一句“你喜欢你自己吗?”便浪子回头。
这些本来都应该浓墨重彩的精彩情节却过于潦草的刻画让整部剧失去了张力,专业名词加解释在那一刻变得无力而苍白。
或许是由于编剧不是行业人的局限性,或许市场重压下的妥协。
它最终还是走上了都市偶像剧的老路,观众的确看到了他们在讨论案例,诊治病人,但更多的,还是关注着剧中人的情感走向。
从这一点来说,已经偏离了主线。
正如本剧的编剧所说:
“我们实现了当初想要制作的梦想电视剧吗?
实话:并没有!”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juping/13744.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