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800字 >

《二手杰作》观后感8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3-11-10 10:34阅读:
《二手杰作》观后感


那天我在樊登直播间看他跟电影《二手杰作》的导演主演一起聊天,说的都是家庭教育问题。可能跟我一直关心家庭教育问题有关,所以这部影片只一上映,我就赶紧又买了两张“包场票”拉着老伴儿一起去电影院观看。看完电影以后才知道,《二手杰作》并不完全是一部关于家庭教育问题的片子,而是一部关于“儿子死了爸爸红了”的荒诞喜剧片。又因为对喜剧片了解甚少,所以看完电影以后,我又不得不上百度去补脑,获得了关于喜剧片的相关知识:所谓喜剧片,是指以笑激发观众爱憎的影片。喜剧片一般会用夸张的手法,通过夸大角色、情节或事件来制造喜剧效果。或者用对比法,将两种完全相反的元素进行对比,产生笑点。就我这对喜剧对电影完全一知半解的样子,居然还敢写影评也算是胆子不小啊!我是这样安慰自己的:对喜剧一知半解是因为我没有看过多少喜剧片,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通过百度补充一点儿关于喜剧的知识;对电影没有完全看明白并不妨碍我讲一讲看明白的部分内容!总之,看一部电影,写一点儿收获体会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自己都绝对不是一件坏事情,所以我乐此不疲。

实在佩服《二手杰作》的喜剧效果。它确实是通过夸大角色、夸大故事情节制造出了喜剧效果。马寅波(于和伟饰演)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从影片中看,他人到中年,在儿子坠楼以前,没见他在学校有什么突出表现,只看到他的家面积太小十分拥挤,他在家里啥啥都不行,书房被妻子安排在阳台上。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不断地追求自己的文学梦,天天奋笔疾书,然而,寄出去的书稿被一次次退了回来。这个素材要是放着我来写,我很可能不断地写他如何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苦熬苦累,终于修成正果,终于有著作面世。那就是一个励志故事,中国人的励志故事太多了,也不缺他马寅波一个。所以,这部影片的编导比我高明百倍,他们另辟蹊径,采用喜剧手法,编了一个离奇故事——马寅波的儿子坠楼“自杀”,为了掩饰儿子偷拍女同学的事情,马寅波替儿子写了一封才华横溢的代笔遗书,让儿子(自己)一夜成名不算,故事还由此展开去,让马寅波借儿子之名将自己压箱底多年,多次投稿被拒绝的作品改成儿子的作品。这下,他越发红得不可收拾,名利双收,得到了他原本梦寐以求的一切……就在老子成功感爆棚的时候,不料儿子苏醒了,眼看马寅波的谎话要被揭穿时,他不得不当众说出“真话”,可到了这时候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话,大家都说《一个天才少年去哪儿了》和《归来依然是少年》这两本书是他儿子马默写的……尤其是在校园里,学校那个操着陕西口音的保安拿着大喇叭在校园里播放马老师在马默昏迷期间给他讲的关于第一本书的录音,证明那本书“确实”是马默写的。这个保安的吐槽,让学校场面一时间完全失控,一群学生对着百口莫辩的马寅波大叫“马斯文”、“马扫地”时,我的眼泪都快下来了……由于有了这个“斯文扫地”的烘托,让后面的马寅波在库房里一本一本烧书,甚至想跳楼都在情理之中了。

不得不佩服编导的超强能力,用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塑造了一个因为虚荣心爆棚而走上一条被人人唾弃的中年的语文老师。他好面子,千方百计让资质平庸的儿子就读自己任教的重点中学,甚至偷梁换柱替儿子去做智力检测;他好名利,为实现自己出书的文学梦,竟然想出借成了植物人的儿子之名出书的昏招……在马寅波成与败的过程中,影片里也写了马默的老师,校长,包括部分同学,还有社会上的出版商,舆论平台等等,无不是攀高踩低,追名逐利,这是马寅波的悲剧,更是今天很多中国人必须要面对的社会。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了一个新名词叫“悲剧营销”,在我看来,与其说《二手杰作》是一部喜剧片,不如说是编导在做“悲剧营销”,因为很多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都是眼含热泪的。尤其是在看到主角为了搭救那个曾经跟他唱对台戏的年轻姑娘跳下楼的那个瞬间……

大家都知道,喜剧除了娱乐价值还有它的教育价值。我认为《二手杰作》这部笑中带泪的荒诞喜剧片的教育价值就在于,第一,家长和学校一定要正确对待资质平庸的孩子;第二,中年人要想从压力山大中走出来,唯一可以依靠的是要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式!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800z/27118.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