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标签 观后感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观后感影评 > 观后感600字 >

《彷徨之刃》观后感700字

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4-07-06 09:18阅读:
《彷徨之刃》观后感

以下尽量不做剧透。

《彷徨之刃》改编自东野圭吾先生200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喜欢看推理小说的朋友一定知道这是东野圭吾先生最具争议的一部作品,针对未成年人犯罪这一世界范围内最难以解决的恶行,其尖锐笔锋直指所有人内心犹疑的那份不安、不忿与不决——法律是会惩罚犯罪者,但是法律也会给他们机会,而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却再也没有醒来的机会了。

翻阅过原著就会知道,这个题材要想改编成电影该有多难。窃以为,把已负盛名的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搞不好就会费力不讨好。因为内容体量和表达方式的不同,注定是不能全盘照搬的,但是改编力度过大又容易偏离原著的思想,被“原著党”们抨击为不尊重作者。尤其是囿于我们当下的电影审查制度,改编一部外国文学著作并将其本土化的难度恐怕还得翻番。欣慰的是,雅宁当初看过这部小说之后很快就决定拿下改编权,这一份对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敢于将其影视化的判断能力,是必须要表扬的。

电影整体表达是流畅的,观影体验也是能让观众绝对难以走神的。影片的基本色调没有刻意追求阴郁压抑,通篇在一种有水墨洇染感觉的光线中叙事,让观众感觉不那么刺目。对于其中犯罪场面的表现,可以看出导演非常克制,最大限度地弱化了某些画面可能因视觉刺激而带给观众的不适感,包括结尾彩蛋以“平行空间”形式对观众心情的安抚,都表现出导演及编剧较高的人文关怀素养,令这部以犯罪为题材的影片显得并不是那么坚硬冷酷,且埋藏了一丝温情悲悯在其中。总之,这些电影制作层面的技术问题,对主创团队来说显然是专业且娴熟的,我这个普通观众就不妄加评论了。

想着重说一下的是,我们通常一说到推理悬疑的影片,就总想着剧本要精心打磨,要在逻辑自洽的前提下有不断的反转,绝不能让观众猜到剧情走向,不到最后一刻不能让凶手显形等等,完全是把观众放在一个“上课的学生”层面,靠打压观众的智商来凸显创作者如同一个“智慧的老师”形象。其实大可不必制造这样的对立,就把观众直接代入到剧情中,让其在观影过程中毫无压力地与角色共情,同时释放自己的情绪,不也是很高级的一种表现手法吗?

就如同这部《彷徨之刃》,在影片片名还没有出现的前导片段中,观众仅从画外音“留着我晚上吃”那一句,就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情节必定是这个女孩子没有能回来吃上这块爸爸特意为她留的生日蛋糕。但是那又怎么样呢,这样的“上帝视角”丝毫不会影响观众对后面情节的期待,甚至会提心吊胆地为影片中对命运毫无戒备的父女俩担忧,忍不住希望那个悲怆的场景晚一些出现吧。

同样,凶手是谁,导演及编剧也已经早早地明确告知了观众和剧中角色,大家的心理已经开始在缉凶的过程中结成了同盟,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设想,如果我是那个父亲会怎么样去复仇。至此,本片的悬疑感已经由通常追逃影片的寻找凶手,变成了对剧中人物心理行为转变的推理——这个父亲会不会崩溃?会不会被抓?会不会自首?会不会自杀?会不会痛下杀手?以及,他会不会死?……这样一来,观众非但没有被创作者们按在银幕前考试,反倒被拉近了心理距离。尤其是结尾处打响的最后一枪,突破了原著的限制,让观众憋了107分钟的情绪得以释放,这是我能想到的所有结局里既能过审又照顾了观众心情的最可行的一版。这一枪,如同利刃,斩去了所有人的彷徨,除恶务尽,除恶务早!说实话,我是很喜欢这种态度的。感谢导演。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28730.html
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