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2-08-03 08:53阅读: 次
《人生大事》观后感
前天晚上,在孩子推荐下我们几个在影院观看了最近较火的影片《人生大事》。
故事情节梗概此处略。
死亡事大,爱更大。
莫三妹(男)的父亲说:人生就像一本书,总要翻到最后一页。有的人生画上的是句号,有的是省略号。人生除死无大事。
作为资深入殓师的三妹父亲,见证了太多的死亡,也亲眼目睹了多样的人生。并且坚持从祖上延续下来做工作笔记的习惯,拥有职业的“圣心”!由此他发出来“人生除死无大事”的感叹,也体现了对死亡的敬重。
莫三妹因为女朋友打架入狱,出狱后被女朋友抛弃,无房无车无对象无正当职业(至少当时自己认为入殓师低人一等,晦气)妥妥的社会
底层一枚!
两件事,两种爱让莫三妹发生了质的转变!
一,
父亲告诉了二哥的死因:为了一个死人,死了一个活人。为打捞一个沉入河底的儿童尸体,二哥没能上来!对职业的圣心这种“爱”,激起了三妹对自己职业的敬重。深刻明白了“想别人看得起自己,先要自己看得起自己”。
二,持续多次出现的小文“还我外婆”的呵斥,以及手表里姥姥的声音,尤其是莫三妹告诉小文外婆已变成天上的星星的时候,仰着头,望着天上的星星,反复听着手表里姥姥的声音……莫三妹被感动,被这外婆对小文的爱感动,被小文对外婆的思念感动。于是决定无论再难也要想法收养这孩子。
魂魄
入殓师称他们自己是种星星的人,每个去世的人都会变成一颗星星。在天空关照着爱他的人和他爱的人。这种童话的解释,小文是相信的,所以才会在晚上仰望星空,听着手表里外婆的声音……
成年人不相信星星,但是你是否相信气场,灵魂这类无形的存在。
科学是有限的,我们人类对宇宙的认知还廖廖。
古代人们对人的死亡有他们的认知。人死躯体不在,但魂魄不一定消失。人无贤愚,皆知己身有魂魄,魂魄分去则人病,尽去则人死。
控制无形的能量、信息、思想、意识、情绪、情感、智慧的为魂;控制有形的身体,影响人的知觉、饥渴、需要、冷暖、排泄等诸多本能的为魄。
现代对人的死亡,有更多的分流:
“死亡”是指生命活动消失。医学意义上的死亡被定义为大脑排出所有氧气;这时,人的瞳孔会变成看上去像玻璃晶体一样的物质。
其实只要我们一出生,就是在经历逐渐迈向死亡的过程。在这个生命进程中,很多人可能要经历从健康到疾病的渐变过程。
健康是人体脏腑功能协调,人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状态;疾病则是偏离了健康的一种状态,人体内脏腑功能失去了平衡,人与环境不能相适应。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人体由健康状态变为疾病状态,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与健康没有截然界线。
过去人们习惯把呼吸、心脏功能停止视为死亡。后来随着科技进步,“脑死亡”的概念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如果脑干功能尚存,有自发呼吸,则不能称为脑死亡,只能说是处于“植物状态”。
人们在世时感染激励人的精神,思想,意志,智慧尤其是现在自媒体发达,众多普通人的文章,视频,影像不会随着身体的离世而消失!
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24174.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