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0-06-20 08:08阅读: 次
《乡土中国》观后感
没想过,会看《乡土中国》这样的社会学书籍。
原以为看不进去,最后却发现,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人的心境不同,所思所感不同,其实每本书都有属于它的登场时机。
此书写于建国前,所以以现在的视角去看,有可能发现一些观念理念滞后于时代。
带着这样的心理准备,漫不经心地看起来。渐渐意识到,许多经典著作之所以能不惧时代变迁,长久流传,自有它的道理。
费老的语言文字营造出一种平等的,娓娓道来的,学术探讨的氛围。并不对现象多加判别,而只是客观呈现。提出设想,不做结论。
大抵,学者大家多是这种风格吧。谦卑谦逊地表达一家之言,引导你去思考,而不会强硬灌输其个人主张。
总觉得我看此书,有些不伦不类,有种启蒙小童突然妄学《尚书》之感。
所以,真算不上读书笔记(因为还没看完),只是暂且聊聊几点印象感受。
——城市与农村,高知与老农,落叶归根与四海为家。
——西方文化中,义务与权利界线分明;东方传统中,道德法理的约束因人而异。
——团体与个人,家国与宗族,人情社会的约定俗成与双重标准。
书中引用了许多孔孟之言,用眼睛看和用耳朵听的感受有些微不同。
儒家讲究人伦差序,君臣父子等阶严明,不可逾越,所以才有一边骂贪污者,轮到自己父亲贪污却会想方设法掩盖,并且心安理得这种事。
道德对人的约束程度,往往因人与人的关系差异而不同。
封建社会中的大义灭亲,无异于自我毁灭。遵循律法,却违人伦,不孝不悌,理所应当会受到驱逐惩戒。而这种震慑后果之严重,现代人完全无法想象。
宗族高于国家,小家高于集体的社会制度下,追求个人的平等自由,几无可能。可以说脱离家族,连基本生存都艰难。
几千年儒家文化浸润,就算到了现代,某些地方,依然是宗族势力大过天。
你可以杀人放火,只要是为了集体利益,从大局考虑,宗族绝不会告发你,反而会想方设法帮你瞒天过海;同理,如果所为犯了集体利益,内部惩罚也许会比法律更残酷。
当然,这更像冰层下涌动的暗流。有细微声响,却不至于撼动根本。
实际上,文明开放法治清明的现代社会,依然无法避免一定程度的冲突与碰撞。古今之间,文化之间,社会形态演变过程中,总是有无数冲突。
而冲突引发的思考,犹如钢铁淬炼时迸出的火花,刺目,绚烂,让人印象深刻。
借此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那些迷茫与难题,尽管实际并无帮助,但知其所以然,至少心里有底,行事不慌。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600z/18188.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