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3-06 09:42阅读:
次
春风中的少年观后感
乙巳的蛇在新的一年吐着蕊子,三月的春风,吹拂东方的神圣之地。教室中,视频的声音缠绕,窗外的雪也簌簌地下着,我幻想着那个和我隔了几十年的春风中的少年——雷锋。
我犹记得幼时的那歌曲,不禁也曾好奇,他没有像焦裕禄、钱学森的伟大成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与我们一样,那他是怎么成为了我们许多人心中的榜样呢?直至今日,我才在内心中有了答案。
在视频中,个人表述与演讲交相辉映。从一个自幼丧父失母的儿童,到在政府资助下上学的少年,再到那个与同志们抢修水泥的战士身影。他留下的那个螺丝钉,钉在他的岗位上,也永远驻于我们的心间。画面中的那个身影由小而大,从一个少先队员到一个人尽皆知的榜样,以及一尊尊全国各地的雷锋雕像。如今执笔之时,仍如幻灯片般从脑海中度过的是他这22年简短而有意义的生命,如流星润泽心田。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润泽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这在《雷峰日记》中的话,勾起了同样是句名言的《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中保尔在烈士公墓前的话“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一位是新中国改革开放的有志青年,一位是在苏联十月革命后的红军战士,他们皆是集体的一部分,一个时期的横截面。
在听讲座时,有人演讲说,“他是春风中的少年”。是的,雷锋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和一个行为准则。早上晨曦初露时的那个帮忙发讲义的身影,中午暑气微蒸的那个帮其他人抬饭箱的同学,晚上暮遁西墙那个提醒大家关灯的小助手。他们也都是一个个新时代的雷锋,如机器上的一颗颗钉子,并没有举足轻重,却在没有他们时,会乱了秩序。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前几年轰动一时的诗句,正如春风中的少年雷峰。我们都是平凡人,皆为苔花,但也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绽放。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400z/30834.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