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http://www.guanhougan.cc作者:观后感时间:2025-02-18 09:30阅读:
次
《哪吒2》观后感3篇
打破偏见,做自己的英雄
——《哪吒2》观后感
站在电影院门口的台阶上,望着天边火烧般的晚霞,我忽然想起哪吒脚踩风火轮冲破天际的画面。这个被乾坤圈束缚的魔童,用倔强的眼神告诉我:真正的英雄不是天生的,而是在与偏见的对抗中淬炼出来的。
陈塘关的百姓们举着木棍围住李府时,哪吒眼里的光在一点点熄灭。那些刻着"妖怪"的鸡蛋砸在朱红大门上,蛋黄顺着门缝流淌,就像人心中的偏见在肆意蔓延。这让我想起转学来的小雨同学,因为额角的胎记被起了难听的外号,可当她站在诗词大赛领奖台上时,所有人都在为她鼓掌。偏见像墨汁,但总有人能用努力把它晕染成水墨丹青。
当敖丙的万龙甲即将压垮陈塘关时,哪吒用三头六臂托起冰山的样子,像极了每个在成长路上负重前行的少年。我的同桌小凯右手天生残疾,却能用左手写出比印刷体还工整的字迹。他说哪吒教会他:"若命运不公,就和他斗到底。"那些在跑道上摔倒了又爬起的午后,在琴房反复练习的黄昏,都是我们向命运宣战的号角。
李靖夫妇的亲情羁绊最让我动容。殷夫人铠甲未卸就陪哪吒踢毽子,李靖甘愿以命换命,这些细节让魔童的暴戾外壳裂开温柔的缝隙。这让我想起每次考试失利时,妈妈总会说:"你努力的样子比分数更重要。"父母之爱不是牢笼,而是让我们勇敢飞翔的云霄飞车。
走出电影院时,晚霞已经变成了深蓝色绸缎。哪吒教会我们,生命的价值不在于别人的定义,而在于自己如何书写。就像种子不会因为被埋在瓦砾下就放弃生长,每个被偏见困住的灵魂,都应该像哪吒那样,用炽热的火焰烧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英雄之路。
逆天改命,热血未凉
——《哪吒2》观后感
走出影院时,掌心还残留着攥紧座椅扶手的触感。哪吒在雷劫中燃烧成火球的那一幕,像一团不灭的火焰,在我心里噼啪作响。原来所谓的“命中注定”,不过是懦弱者逃避的借口,真正的强者,会在烈火中锻造出属于自己的答案。
哪吒刚出生时,陈塘关的百姓惊恐后退,仿佛他额间的魔印是判官笔写下的死刑。可当他咬着牙用混天绫捆住海夜叉救下小女孩时,那些曾骂他“妖怪”的人却沉默不语。这让我想起班里总考倒数第一的大壮,老师说他“没救了”,可他在运动会上扛着班旗跑完三千米时,全校的欢呼声震得树叶都在颤抖。偏见像乌云,但总有人能用行动撕开一道光。
敖丙身披万龙甲降临的那一刻,美得像一场冰蓝色的梦。可当他为了龙族使命要活埋陈塘关时,我突然明白:被期待绑架的灵魂,比魔丸更可悲。就像隔壁班的学霸姐姐,考上了名校却把自己锁在房间里哭泣:“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命运给的枷锁,无论是“恶”还是“善”,都要有勇气亲手打碎。
最让我眼眶发热的,是哪吒嘶吼着“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瞬间。他脚踩风火轮逆天而上的身影,让我想起骨折后坚持返校参加军训的表哥。当他挂着拐杖在烈日下站成标杆时,汗水浸透的后背写满了比奖牌更耀眼的东西。原来真正的强大,不是天生神力,而是明知艰难仍要“再试一次”的孤勇。
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这次期末考试。曾经觉得“数学差是天生的”我此刻显得多么可笑。哪吒在生辰宴上笑着流泪的模样突然清晰——或许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魔童,怕被否定,怕被抛弃,但只要我们愿意像哪吒那样逆天改命的勇气,就一定能重塑自己。
在神话中看见成长的勇气与光芒
——《哪吒2》观后感
作为一部现象级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闹海》不仅以震撼的视听效果征服观众,更用深刻的故事内核引发共鸣。哪吒从“魔丸”到英雄的蜕变、敖丙背负家族使命的挣扎、申小豹平凡却坚韧的努力……每个角色都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成长路上的困惑与觉醒。
打破标签:命运由自己书写
哪吒生而为“魔丸”,被贴上“灾星”“妖怪”的标签,甚至他自己也曾自暴自弃。但李靖夫妇用无条件的爱与信任,为他筑起对抗偏见的堡垒。他们从未试图抹去哪吒的“魔性”,而是通过陪伴与引导,让他学会用力量守护他人。正如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他最终挣脱了命运的枷锁,证明了标签无法定义一个人的价值。这让我想到,生活中我们也会被成绩、外貌或他人评价所束缚,但真正的成长,是像哪吒一样勇敢撕掉标签,书写自己的故事。
父母之爱:是放手,也是同行
电影中,李靖夫妇与东海龙王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对比。李靖夫妇用“灵珠转世”的善意谎言激发哪吒的向善之心,而龙王则将自己的期望强加于敖丙,险些让他失去自我。直到龙王说出“父辈的经验未必全对”,敖丙才真正成为独立的选择者。这让我明白,父母的爱不应是沉重的枷锁,而是像李靖夫妇那样,以信任为舟,陪孩子穿越成长的风浪。现实中,我们与父母或许也有摩擦,但这部电影教会我,沟通与理解才是双向奔赴的桥梁。
成长的真谛:在对抗中寻找自我
哪吒与敖丙的成长轨迹,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困境。哪吒对抗的是外界的偏见,而敖丙对抗的是家族使命的压抑。他们的故事让我看到,成长不是顺从他人期待,而是像哪吒一样“把世界变成喜欢的样子”,或像敖丙一样在父辈的“深渊”中开辟自己的苍穹。即使如申小豹这样天赋普通的角色,也在哥哥的影响下努力前行,诠释了平凡者的坚持。这让我反思:或许我们不必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只需在自己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便是对生命最好的回答。
人性的复杂:没有绝对的黑与白
电影颠覆了传统善恶对立的设定。申公豹虽做过坏事,却因出身卑微饱受歧视;敖丙身为“灵珠”却一度迷失自我。这些角色让我意识到,人性并非非黑即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与无奈。就像生活中,我们不应轻易评判他人,而需多一份理解与包容。
在神话里找到现实的勇气
《哪吒2》不仅是一部动画,更是一面照见现实的明镜。它用神话的外衣包裹了关于教育、成长与抗争的深刻命题。作为初中生,我正处于迷茫与探索的年纪,哪吒的呐喊、敖丙的觉醒、申小豹的坚持,都让我倍感激励。或许我们无法像哪吒那样改写天命,但至少可以像他一样,在青春的战场上高呼:“我想试试!”——这,便是成长最动人的光芒。
观后感 http://www.guanhougan.cc/ghg400z/30653.html转载分享本站内容http://www.guanhougan.cc,请保留文章来源信息和原文链接!